
学生索性坐到了讲台上。

易中天在演讲结束后请同学们提问。 (本组摄影/姚凡)
如日中天的易中天昨日到厦大漳州校区为学生做了场演讲,这位厦大教授在自己的地盘上讲课之所以也能成为新闻,一来是因为他实在是太红了,二来也是因为易中天给人的印象是始终飞来飞去地到处讲课,倒是很少出现在自己学校的讲台上,不过,说起后者,易中天来气了,他说,我上不上课有校长管着,关别人什么事啊!
昨日下午3时,易中天准时出现在厦大漳州校区的礼堂,他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智慧——我读先秦诸子》,60岁的易中天站着讲了两个小时,下台后他走得别别扭扭的,因为脚都站麻了。
一封信引来了易中天
昨天下午,易中天先坐车,然后坐船,再坐车,到达厦大漳州校区,听众是厦大大一、大二的学生。这位炙手可热的名人为什么会到厦大漳州校区演讲呢?陪同的厦大漳州校区管委会主任黄如彬说,很简单,我给他写了一封信,他给我回了电话,这事就敲定了。
是什么样的信打动了易中天呢?黄如彬说,我就给他讲了两个故事。
这两个故事都是黄如彬亲身经历过的。第一件说的是他在校区宾馆大门口听见学生的议论,他们说,报考厦大,很大一部分是冲着易中天来的,但是,学生们失望地说,来了一个学期,连易中天的影子都没见着。
第二件故事和自行车有关,漳州校区规定禁止骑车带人,不过,有一天,有几位骑车带人的女生被黄如彬逮着了,女生口气还挺冲,说,你要告诉辅导员就去说吧。黄如彬问她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女生说,不知道,反正你不是易中天。
大约在4月初,黄如彬写信告诉易中天,说了这两件事,出乎他意料的是,没过几天,易中天就打电话给黄如彬,告诉他自己会到漳州校区演讲。
一来就向学生鞠躬
即使没有到昨天的会场,你也可以想像现场的情景:600个座位座无虚席,过道上也是人。但是现场的火爆还不仅于此,讲台也几乎要被学生坐满了。一位新闻系的女生说,想听的同学还不止这些。她所在的系一个年级100多人,只拿到了五张坐票、两张站票的“配额”。
这位杨姓女生说,放假回家的时候,以前的同学经常问她:能不能帮我们搞到易中天的签名?
昨日下午3时,易中天准时出现在讲台,全场起立鼓掌欢迎他。不过,一上台,易中天就朝着会场不同的方向鞠躬,他讲的第一句话是:我向老师和学生道歉,我来晚了。
他说,外面的活动实在太多了,而且都推不掉,只好把自己学校的讲座往后推了,这也体现了先人后己的传统美德。
似乎易中天的每句话,都能引起学生的笑声和惊叹声,不过,这位“学术明星”对学生说,你们的魅力我永远追不上,因为你们正处于人生最完美的阶段。
讲诸子,也讲人生
易中天昨日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智慧——我读先秦诸子》,这是他不久前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题目。
易中天总结出了孔子的一颗爱心、孟子的一股正气、墨子的一腔热血、韩非子的一双冷眼、老子的生活辩证法、庄子的艺术人生观、荀子的科学进取心。他提供了读孔得仁、读孟得义、读老得智、读庄得慧、读韩得直面、读荀得进取、读墨得侠义的心得。
易中天说,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讲先秦诸子对中国文化的消极影响,他的回答是:把批判留给专家。
易中天说,事实上,人应该要学会从别人身上看见可取之处,你从张三身上学一个优点、从李四身上再学一个优点,你最后能学到多少优点啊?这总比老挑别人的毛病好吧!
先秦诸子的性格,在易氏风格演讲中表露无疑。例如,易中天形容说,读孔“如沐春风”,但是,读孟却“如闻战鼓”,易中天说,孟子属于直来直去的人,他去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头,大老远跑来,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呢?孟子毫不客气,回答道:大王,怎么开口闭口都讲好处呢,讲点仁义道德好不好?
易中天说,他演讲的秘诀在于:他时时刻刻把读者观众放在心上,抓住他们,让他们笑。
他说,谁不把观众读者放在心上,观众读者也不会把你放在眼里。(记者佘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