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已经拉上帷幕,如何降低碳排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近来,我校亦掀起了“低碳生活”的热潮,倡导从点滴做起,争做合格的“低碳人”。
社团活动缤纷,为“低碳”创道
为了倡导当今世界“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的观念,让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为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出自己的一份力。绿野协会开展了以“低碳校园乐活族”为主题的大型“打动心灵的绿色梦想”环保活动,引领同学们构建“低碳校园”。“植物入寝”以及“快带筷袋”等活动赢得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其中“双面打印”的活动更是一大亮点。据了解,此活动从去年就已开始进行,志愿者在打印店门上贴上标语,以增强同学的低碳意识。
各抒己见,低碳进校园
同学们纷纷表示,在大学这个圈子里,推广低碳生活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来自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的颜健平同学就笑着说:“这学期我们宿舍就规定,点一次外卖交一块钱。”来自新闻传播学院的易婷同学表示:“其实,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多,在平时用电脑看课件,这样就能减少课件的打印;把没用的宣传单当成计算纸。有些朋友因为找不到人一起吃饭就会选择叫外卖,所以,我会多和他们一起吃饭,减少一次性筷子和饭盒的使用。”
来自化学化工学院的王泉明老师在要求同学们翻译专业语句的时候微笑着说:“大家三个人共用一张作业纸就好,现在流行低碳嘛,我们要赶得上潮流。”。这句看似平常的玩笑话却给同学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有些同学甚至表示:“这堂课使‘低碳’二字第一次刻入脑海。”
针对食堂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问题,记者采访到校区后勤工作人员,他表示:“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虽然还不能一下子否定掉,但我们会逐步改进设备,和低碳生活接轨,只能说是循序渐进,争取更好吧。”、
低碳小贴士,从小事做起
1、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2、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又舒适,还能帮助改善睡眠
3、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4、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5、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
6、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
7、用笔记本计算机要特别注意:对电池完全放电;尽量不使用外接设备;关闭暂不使用的设备和接口;关闭屏幕保护程序;合理选择关机方式:需要立即恢复时采用“待机”、电池运用选“睡眠”、长时间不用选“关机”。
8、少买不必要的衣服。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弃,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排碳量少,多穿棉质衣服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9、多吃素。生产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该数值的1/9。另外本地的果蔬和水也比外地运输来的排放二氧化碳量小。
知识链接:
低碳生活就是提倡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不再持续变暖。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办公室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