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新闻

【记者观察】爱心社和它的点点滴滴

时间:2010-04-14 来源:校区学生记者站 浏览:

周五晚上七点,刚结束了一个星期忙碌课程的刘同学并没有闲下来,他来到北区食堂门口,参加学院团委与爱心社联手举办的废品回收活动。经过简短的讨论,他与学院的其他五个同学被分配到一组,他们的任务是收集博学园区的废弃瓶罐。在活动负责人那里领取了几个编织袋后,他们就开始行动了。他们来到博学园区每一个事先登记囤有废弃瓶罐的宿舍,挨个搜集。经过大约半个小时的努力,他们便集满了六个编织带,并将它们运至集合地。蹲坐在这批“战利品”面前,他们颇感欣慰。

这次废品回收活动是爱心社举办的“救助西南甘霖行动”的项目之一,旨在支援西南灾区抗旱。除了回收废品,他们还在园区及食堂门口进行现场募捐,并到校外面向商家募捐。

困难与支持

作为一个成立于2005年,至今拥有260多名社员的大社,爱心社在校区的每一次活动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但作为一个公益性社团,爱心社在活动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有很多同学不理解他们的活动,觉得他们老是提倡捐钱捐物,没有更实际地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例如他们此次为支援西南灾区向商家募捐的时候,手举着横幅,有些正好在店里消费的同学居然冷冷地说:“怎么那么可怕?”

“毕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商家也是中国人,我们之前去做调查,他们都很希望能尽一份力!”爱心社长刘娟说:“我们也希望能集合大家的力量来帮忙,所以才到外面募捐。”

当然,由于爱心社的活动意义深刻,他们也得到了学校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像这次的废品回收活动就得到了新闻传播学院团委的大力支持。另外,厦门网也很支持爱心社的活动,经常把他们的博客放在首页。通过上面的评论可以了解到厦门的很多市民对他们的活动评价都很高。而最让爱心社得意的,莫过于他们有一群热心的社员。

“我们每次活动参与率都很高,比如上学期为宁夏募捐衣服的志愿者有200多人,‘编制温暖’活动有250多人……”刘娟说:“我们社的社员流失率蛮低的,大家要是有时间的话都还满愿意来的。”

每次活动过后,刘娟都会给社员发去感谢短信,而爱心社的成员们也时常会给社长发这样的短信来鼓舞她:

“我也很感谢你们这么真诚地付出,你们的努力一定不止我一个人看到。继续加油噢!”

“感动,我感到我们社团的领导人能干实事,能体现爱心社的宗旨。平时我因为太忙所以很多活动都不能参加,挺遗憾的,但是我确实感到我们社团的活动做得不错!”

“其实我们自己在做的时候一开始也觉得很窘,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刘娟说:“但是我们觉得有些东西比面子更重要,有爱心的同学还是占多数的!”

老人与孩子

除了废品回收以外,爱心社还有服务敬老院、小学支教、手语课这三项长期活动,都是每两周举办一次。于是,老人和孩子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他们活动的两大主题。

爱心社所服务的敬老院是一所比较小型的老人养护院,像社会福利院这样大型的、条件不错的地方,所住的老人家里的条件也比较好,所以他们不经常去那里。而在那所小型的老人养护院,老人们的生活条件都很苦,环境很差,这给爱心社员们的触动尤深。

“养护院的老人有时是每两周我们去的时候才能推出来走一走,”刘娟说:“里面的空气特别差,有股很刺鼻的味道!有些护工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甚至会训斥打骂老人!我们跟她们理论过,但她们假装听不懂!因为养护院是私人的,我们没办法管,只能时不时去看一看!”

爱心社员们每次去老人养护所都尽量给那里的老人们带去最贴心的关怀,他们不仅为老人们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还为他们亲手编织围巾,给他们送去温暖。在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探访过程中发生了不少感人的事。

“曾经有一位老人在聊天时拜托我打电话给他的儿子,可是他所给的号码竟然是个空号——他儿子已经不管他了!我告诉老人说电话打不通,老人家的脸色立刻黯然了,他喃喃自语地,好像是在安慰自己说,儿子出差了……”刘娟回忆道:“在养护院像这样需要关爱的老人还有很多!”

而跟孩子们相处则是另一番感受。爱心社的支教对象主要是大径村小学的孩子们。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光让他们感到非常开心,孩子们奇特的想法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他们不但充当着孩子们的老师,给他们传授知识;还充当着孩子们的朋友,跟他们一起玩耍。当然,无拘无束的孩子们也有不听话的时候。他们有时竞会乱喊乱叫,不讲道理。当爱心社员给他们发奖品的时候,他们甚至会看见就抢。遇到这种情况,爱心社员就会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引导,让他们学会遵守秩序。

爱心与梦想

现在,爱心社有一个更大更长远的目标,那就是发展他们的爱心基金。

“其实我们废品回收的目的就是发展我们的爱心基金,”刘娟说:“换来的钱不一定要都捐出去,也可以攒起来,留给更需要帮助的人。”

至今,他们的爱心基金已经帮助了不少人:他们用基金给生科院患白血病的叶一鹏同学捐了1000元;给贵定一中得脑瘤的王定海同学捐了700元;而这一次废品回收换得的600,他们也都全部捐献给了西南灾区。

“我们上学期为王丹学姐募捐的时候,三天内大家就筹得了20000元左右,其中有一个同学把他的奖学金500中的300捐了出来!事后还写了一封信给我,说他班上原来有个同学白血病,可是没有得到帮助,迫不得已从医院搬出来,结果在家里去世了,这对他触动很大。他希望能通过我们这样一个组织帮助到更多人。”刘娟说:“所谓爱心,就是要尽自己的能力关爱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体会到我们永远跟他们在一起!”

摄影:新闻传播学院 张景姝 上官仪 许江山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办公室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