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校园间,你可知道所谓的“芙蓉湖”究竟真名是什么?你有没有注意到那两株伫立于山上的“树”呢?你是否独自走过月亮桥?你又可曾留意图书馆上闪烁的红灯呢?
这些隐藏在你身边的校园“小秘密”,今天,记者将为你一一揭晓。
不是每一个湖都叫芙蓉湖
无论是大一新生还是在这里已经学习生活了一年半的大二同学,都习惯把北区学生活动中心对面的湖与图书馆正对面的湖统称为芙蓉湖。公共事务学院的王同学说:“许多网上的漳州校区平面图都把这些湖称为芙蓉湖,而且北区的湖距芙蓉园区比较近,所以我们平日都把这些湖叫做芙蓉湖”。


事实上真正的芙蓉湖位于校本部,得名于对厦大建设有重大贡献的李光前的家乡——南安芙蓉乡。而位于图书馆正对面的湖叫“栖霞凌波”,是由易中天老师亲自命名的;位于北区的湖虽然沿袭了本部芙蓉湖的特点,但它的真名叫做“翠湖春晓”。
不是每一颗树都是真的树
当同学们赶往教学楼时,在图书馆前晨读时,是否注意过山上两株奇特的树,它们高高伫立着,显得与众不同。“以有看到那些树,只是觉得很突出,没有太注意”刚刚从图书馆走出的张同学告诉记者;“我只注意到有香蕉树和龙眼树,但是没注意到还有假树”医学院的王同学说。

同学们一定想不到,这两株“树”其实是中国移动的信号塔,为了美观而将它们“打扮”成树的样子,同学们平日能够方便的进行联系,还得多亏了这几棵“树”呢。
不是每一座桥都能独自通过
从中区通往北区的小路上,有座半月形的小桥,同学们都称它为“月亮桥”。但这座有着美丽名字的桥,却有着不能独自通过的传说。

医学院的江同学告诉记者,在刚刚入学时,学姐学长们就告诉她不要一人独自过桥,因为有这样的传说“无论男女,独自一人走过月亮桥都会单身一辈子”;而数学系的赵同学听到的是另外一个版本:第一个和自己一起走上月亮桥的异性会陪伴你终生。对于各式各样的关于“月亮桥”的传说,大部分同学不以为然,一笑置之,而许多老师则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
不是每一盏灯都用来照明
对于漳州校区的学子来说,谈到主楼群三号楼楼顶晚上一闪一闪的红灯一定不会觉得陌生,这个灯究竟有什么用处呢?公共事务学院孟同学早在军训时就注意到了这个红灯,她认为这是信号灯,但又疑惑,漳校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应该用不到。

其实,那一闪一闪的红灯是为了避免飞机撞上高楼而设置的,三号楼共12层,因而安装高空障碍灯是非常必要的。
这些事情都是同学们在学校所不知道或者了解很少的,其实只要热爱观察、热爱生活、带着疑问思考生活,校园内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事在等待着同学们去发现探索。
摄影:黄怡淇 校区学生记者站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办公室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