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下午,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易中天教授在漳州校区主楼二楼报告厅为广大师生献上了一场题为《老子、庄子和禅宗》的精彩讲座。

此次讲座是我校90周年校庆“走近大师”系列讲座之一,也是易中天教授第二次莅临校区做讲座,“偶像”的到来,让校区同学们欣喜若狂,报告厅早早就被围得水泄不通,过道上、阶梯上、主席台的空地上都坐满了听众。讲座由校长助理,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巧萍主持。

老子:以无为求有为
本次讲座以介绍老子的思想开场。易中天教授以老子与老师的对话为开端,指出老子学术思想的核心就在于以柔克刚,无为而治。
接着,易中天教授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器免成、大方无隅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老子“最高级的东西是单纯,真正的真理是明了”的思想。
易中天教授认为老子思想中的“无为”是“以无为求有为”。真正的高级虽然是简单,但是之前还要经历不简单。《老子》当中有权术,有军事学的思想与智慧,所以为君王、谋略家所推崇。
庄子:以无为求无为
“如果说老子的思想是以无为求有为,是假‘无为’的话,那么庄子的思想则是真‘无为’。”易中天教授介绍说,庄子的思想核心在于“无用是为大用”。

易中天教授通过讲述《庄子》中与庄子有关的故事,来全面展示庄子这个人的品性,他说:“庄子需要的是真实而自由的生活。人生是一个过程,重要的不是起点和终点,而是过程。庄子将功名利禄置之度外,并加以嘲讽,以安贫乐道的姿态生活。”
讲述庄子的同时,易中天也联系实际,他说:“我反对成功学,反对‘伯乐’,更加不提倡当今的教育制度,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终点又在哪里呢?没有了童年,去哪里找。”他以庄子逍遥的生活方式反衬今天,更体现出庄子清静无为思想的魅力。
禅宗:以有为求无为
禅宗,是一种佛教的宗派,即中国的佛教,是一种修行,静虑的过程。而中国禅宗的发展与传承,也是通过一代代的思想家的“觉悟”而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易中天教授通过讲述摩诃迦叶,菩提达摩,慧能等大师修行与觉悟的故事,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玄奥的禅宗哲理。他说:“禅宗以为,众生皆有佛性,而有人成佛,有人为众生,关键在于是否觉悟。正如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最后,易中天教授现场清唱《少林寺》的主题曲让同学们悟得禅道,体味他所说禅宗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心相印之感。

讲座结束后20分钟的互动环节中,易中天教授妙语连珠的回答引来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我不想别人把我当作榜样,我只是希望别人把我看作底线”、“可能是我生来就有朴素,平等的思想,所以我想现在的老师不仅仅要敬畏真理,也要敬畏学生。”
在讲座的最后,易中天教授说:“我不能说勉励大家什么的话,我只是可以给学生一点建议,我希望我们的同学可以回归我们民族的传统,多读读原典,更加了解我们民族伟大的思想家,然后做出自己的评价。”在持续的掌声中,讲座落下帷幕。
摄影:校区学生记者站 邱根深 张心远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办公室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