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专题报道
校区师生通过电视、网络直播全方位感受校庆盛况
校庆期间,漳州校区通过设置大屏幕直播台以及电视、网络直播等各种途径,让没能参加在校本部举行的校庆活动的师生们共同感受校庆盛况。
据介绍,大屏幕直播台从4月初便着手搭建,灯光音响采用先进设备,包括LED灯、PAR灯、电控摇头灯、流光灯等在内的多种组合灯效,营造了一流视觉效果。音响采用线阵音箱,具有覆盖面广,覆盖范围内音量差别小的优点。LED显示屏,分辨率高、点距大、亮度强,支持高清信号输出,适合户外观看,即使日光充足的白天也能提供极佳的观看效果。部分活动的现场直播采用厦门电视台三套节目的高清数字信号,由在直播台后待机的电视台转播车直接接入,延迟时间短,几乎同步直播晚会盛况。
4月5日晚,漳州校区师生通过大屏幕直播台收看庆祝厦门大学建校90周年全国政协委员艺术家专场演出。聚集在田径场的几千名校区同学不顾天寒风冷,跟随晚会的节奏迸发出热情洋溢的喝彩声,表达学子们对母校90华诞的深深祝福。当晚会现场连线到漳州校区时,同学们挥舞着手中的荧光棒和标语牌,高呼“厦门大学我爱你!”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顶峰。
4月6日上午,校区同学不顾强烈的阳光和较热的天气,早早地来到田径场,守候在大屏幕前,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当建南大会堂的全体人员起立唱国歌时,校区同学也自发地高唱国歌,与本部遥相呼应,每位发言人的精彩发言不时引起同学们阵阵掌声。观看现场摆出的红色 “90”方阵和同学们精心准备的各类祝福标语牌,还有“厦大生日快乐!”等祝福的话语,通过电视连线传递到了大会现场,传播到收看的每台电视。
记者走访漳州校区博学园区时发现,留在宿舍的同学大都开着电脑观看现场的网络直播。来自软件学院的李同学说:“今年校庆的主要活动都有全程网络直播,这给漳州校区的同学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直播十分清晰,有身临现场的感觉。”
(校区学生记者站 李婧 陈昆 刘友智)
易中天教授漳州校区开讲《老子、庄子和禅宗》
4月4日下午,我校人文学院易中天教授在漳州校区主楼二楼报告厅为广大师生献上了一场题为《老子、庄子和禅宗》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是我校90周年校庆“走近大师”系列讲座之一,也是易中天教授第二次莅临校区作讲座。讲座由校长助理,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巧萍主持。
老子:以无为求有为
本次讲座以介绍老子的思想开场。易中天教授以老子与其老师的对话开场,指出老子学术思想的核心就在于以柔克刚,无为而治。
接着,易中天教授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器免成、大方无隅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老子“最高级的东西是单纯,真正的真理是明了”的思想。
易中天教授认为老子思想中的“无为”是“以无为求有为”。真正的高级虽然是简单,但是之前还要经历不简单。《老子》当中有权术,有军事学的思想与智慧,所以为君王、谋略家所推崇。
庄子:以无为求无为
“如果说老子的思想是以无为求有为,是假‘无为’的话,那么庄子的思想则是真‘无为’。”易中天教授介绍说,庄子的思想核心在于“无用是为大用”。
易中天教授通过讲述《庄子》中与庄子有关的故事,来全面展示庄子这个人的品性,他说:“庄子需要的是真实而自由的生活。人生是一个过程,重要的不是起点和终点,而是过程。庄子将功名利禄置之度外,并加以嘲讽,以安贫乐道的姿态生活。”
讲述庄子的同时,易中天也联系实际,他说:“我反对成功学,反对‘伯乐’,更加不提倡当今的教育制度。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终点又在哪里呢?没有了童年,去哪里找?”他以庄子逍遥的生活方式比照今天,更体现出庄子清静无为思想的魅力。
禅宗:以有为求无为
禅宗,是佛教宗派之一。即中国的佛教,是一种修行、静虑的过程。而中国禅宗的发展与传承,也是通过一代代思想家的“觉悟”而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易中天教授通过讲述摩诃迦叶、菩提达摩、慧能等大师修行与觉悟的故事,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玄奥的禅宗哲理。他说:“禅宗以为,众生皆有佛性,而有人成佛,有人为众生,关键在于是否觉悟。”
最后,易中天教授现场清唱《少林寺》的主题曲让同学们悟得禅道,体味他所说禅宗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心相印之感。
在互动环节,易中天教授妙语连珠的回答引来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我不想别人把我当作榜样,我只是希望别人把我看作底线”、“可能是我生来就有朴素,平等的思想,所以我想现在的老师不仅仅要敬畏真理,也要敬畏学生。”
在讲座的最后,易中天教授说:“我不能说勉励大家什么的话,我只是可以给学生一点建议,我希望我们的同学可以回归我们民族的传统,多读读原典,多了解我们民族伟大的思想家,然后做出自己的评价。”在持久的掌声中,讲座落下帷幕。
(校区学生记者站 周雪婷)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J.Georg Bednorz谈超导发展
4月6日下午,198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J.Georg Bednorz教授莅临漳州校区,在主楼一楼报告厅与同学们分享了在超导领域的研究历史与自己的研究成果。校长助理,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巧萍,校区管委会副主任黄田出席报告会。报告会由我校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特聘教授王瑞方主持。
Bednorz教授所研究的高临界温度超导电性是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自从发现超导电性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超导技术有广泛应用的潜在价值,世界各国花了很大力气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但是超导转变温度太低,离不开昂贵的液氦设备。所以,从卡末林-昂内斯的时代起,人们就努力探索提高超导转变临界温度Tc的途径。
演讲中,Bednorz教授说,在早期长达数年的研究中,他一直注重于超导领域的常规路径——寻找导体或者半导体在超低温环境下的超导电性,但结果并不理想。当他发现一些常温下的非导体在高临界温度下有明显的超导电性后,就开始专注于寻找常温下导电性并不理想的氧化物做实验,最终意外地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La-Ba-Cu-O的Tc在35k左右时,导电性就会急剧上升。在多次实验得到难以置信的相同的结果后,教授开始尝试更多的氧化物,他的研究获得了198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此之后,Bednorz教授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继续探索,并发现了更多的高临界温度的超导材料,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收获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在主讲完成后,Bednorz教授留给现场同学近半个小时的互动时间,同学们获得了较多的提问机会和满意的答复,教授也回答一些关于他的学业、超导领域和近期研究方面的问题。
(校区学生记者站 陈昆 刘友智)
校友刘再复讲老三经
4月7日下午,厦门大学90周年校庆论坛之“走近大师”系列讲座邀请著名作家、评论家刘再复先生在漳州校区主楼大报告厅作题为《阅读老三经——山海经、道德经、六祖坛经》的讲座。讲座由我校人文学院林丹娅教授主持,校长助理,漳州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巧萍出席并致辞。
回顾人生旅途:“漂流是我的美学”
“人生有两大基本经验,一是‘伊利亚特’,代表了‘出征’,二是‘奥德赛’代表了‘回归’。我要感谢王亚南校长和朱崇实校长,王亚南校长将我送上‘伊利亚特’之路,朱崇实校长让我走上‘奥德赛’之路。”说完这番话之后,刘再复先生先介绍了自己离校48年的经历和感受。他把这48年分为两个部分:前27年是“第一人生”,主要是“寻求知识,认识社会”;后21年是“第二人生”,这21年让他“提升知识、铸造灵魂”。“漂流是我的美学”,“它让我获得两大收获——扩大视野、深化人生。”刘再复先生如是说。
阅读“老三经”:用生命来感悟
“在学术层面上探讨‘老三经’是非常复杂的,今天我们是要用生命来阅读和感悟。” 刘再复认为“老三经”代表了三种真理,《山海经》代表了“进取”,《道德经》代表了“回归”,《六祖坛经》代表了“自救”。刘再复先生向同学们传授了他自己的阅读方法——“中医点穴法”,在阅读中要善于“点”到作品的“穴位”。
刘再复先生认为,读过《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后就会发现中国古代神话相对于希腊神话来说虽然数量较少,但显得“很有力度”。在“女娲补天”、“精卫填海”这些同学们小时候就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中,英雄人物挑战的都是“庞大的力量”。许多学者都讨论过“中国文明为什么不会灭亡”这一问题,刘再复的看法是,中国文明之所以不会灭亡,就在于《山海经》中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的原始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阅读《道德经》,刘再复点的穴是一个“反”字,他认为“反”字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相反相成,二是“返回”的“返”,即“回归”。他阅读《道德经》后主要获得了三个感悟,一是“复归婴儿,回归童心”,二是“复归于朴”,三是“回归于无极”。
刘再复先生认为在《六祖坛经》的阅读中所获得的最大启发是要“放下概念”,“我们的这一代是在概念的包围中迷失的一代”。他介绍了书中的“自行本体论”和“不二方法论”,并希望同学们通过阅读来进一步了解“老三经”三部经典。
整场讲座中,观众席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同学们都为刘再复先生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和深刻的思想所折服。在提问互动环节,刘再复先生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讲座的最后举行了授书仪式,刘再复先生将自己的著作赠送给校区图书馆。
(校区学生记者站 李响 胡晓萍)
知名校友邵建寅先生莅临漳州校区参观指导
4月4日下午,菲律宾校友会名誉理事长邵建寅先生一行莅临漳州校区参观指导。校党委副书记陈力文、漳州校区党工委副书记梁卫中陪同参观。
邵建寅一行首先登上主楼群3号楼11楼鸟瞰校园,随后来到10楼会议室与师生座谈。在参观图书馆时,邵建寅关切地询问了他们的学习情况,并向图书馆工作人员了解图书馆的座位数、藏书量等情况。当看到图书馆中学生为90周年校庆献礼、用可乐罐垒堆摆成的立体作品展览时,邵先生称赞校区学生才华横溢和对母校的一片赤诚之心。在图书馆3楼观看90周年校庆摄影展时,邵先生在图片中发现了很多老校友、老朋友,激动地拿起相机拍照留念。
再一次来到校区参观,邵先生对校区的发展变化表示称赞和肯定,对漳州校区的美好明天充满信心。心系母校,十分关心支持母校教育事业的邵建寅先生在参观结束时表示,他非常喜欢漳州校区,有机会一定会再到校区做客。
(校区学生记者站 梁岳)
国家京剧院走进漳州校区
4月3日晚,我校建校9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高雅艺术进校园”——国家京剧院走进厦门大学活动在漳州主楼大报告厅举行,国家京剧院的著名演员于魁智、李胜素等艺术家为校区师生带来一场高雅的艺术盛宴。漳州校区领导王巧萍、梁卫中、黄田以及嘉庚学院领导鲁同安、张必华等与同学们一同观看了演出。
演出开始前,国家一级演员、国家京剧院一团艺术顾问郑岩为师生们带来一场精彩的京剧知识讲座。他从京剧的产生、发展,京剧与西方的芭蕾舞、音乐剧的对比,以及京剧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等方面介绍了京剧的基本知识。
脍炙人口的折子戏《虹桥赠珠》讲述了凌波仙子与白咏坚贞的爱情故事,由优秀青年演员潘月娇、张威等魅力演出。漂亮的唱腔、精彩的打斗,让台下的掌声、喝彩声不绝于耳。同学的情绪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而不断变化。
当红色经典《红灯记》、《平原作战》、《沙家浜》和《智取威虎山》上演时,耳熟能详的旋律引起了在场师生的极大共鸣,一些同学还跟着哼唱起来。随后,艺术家们以清唱的形式演绎了传统名段《锁麒麟》、《状元媒》、《吕布与貂蝉》、《贵妃醉酒》等曲目。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于魁智和李胜素联袂演唱了《四郎探母》,赢得了现场的热烈掌声。
我校的京剧爱好者也不乏其人,人文学院09级的李京阳同学清唱了一段《赤桑镇》,艺术学院09级的刘瑞、高峰分别为大家清唱了《霸王别姬》选段、《铡美案》选段。观众为他们的精彩表现高声喝彩。
于魁智先生在演出结束后表示,感受到大家对演员的喜爱,对京剧艺术的喜爱,很感动;让大家对京剧艺术有所了解,从而爱上京剧,此行的目的就达到了。
演出结束后,很多同学都表示,近距离观看了这场演出,发现京剧也很精彩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确实博大精深,“国粹”名不虚传。
(校区学生记者站 周敏 汪玲)
“南强颂”厦门大学庆祝建校90周年综艺晚会在漳州校区举行
4月7日晚,“南强颂”厦门大学庆祝建校90周年综艺晚会在漳州校区田径场隆重举行。漳州校区领导王巧萍、梁卫中、黄田以及嘉庚学院领导鲁同安、张必华等与同学们一同观看了演出。
开场歌舞《欢庆乐章》气势恢宏,震撼人心;表演剧《嘉庚立校,群贤毕至》,生动地重现了厦大建校之初的风雨征程;《厦门大学战歌》回忆了厦大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铁血历史;王亚南校长与陈景润的故事再现了厦大学子为祖国添砖加瓦的光辉历程;校友之歌更是送来了历届校友来自世界各地的祝福,表达了大家对母校的热爱。
舞台上的同学青春洋溢,太极拳和健美操冠军为大家表演了精彩绝伦的舞蹈《校园印象》,引起了台下观众的强烈共鸣。独具特色的那达慕民族歌舞,异域风情的歌曲串烧《五洲唱响》更是将晚会推向高潮。光影、声色、舞蹈、歌曲,一个接一个的表演让同学们应接不暇,共同为大家献上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晚会在合唱校歌中完美落幕。
(校区学生记者站 次仁德吉 张斐然)
2011年漳州校区校园十佳歌手赛决赛举行
4月8日晚,校园十佳歌手赛决赛在校区主楼大报告厅举行。此次活动由漳州校区党工委、管委会主办,学生会漳州校区分会承办。
历经了海选和复赛的角逐,最终有13位选手从300多人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在第一环节中,十佳选手各自以劲歌热舞闪亮登场,点燃了整场的热情。紧接着比赛正式开始,13位选手风格迥异,分别演唱了包括摇滚、流行、民谣、民族及嘻哈在内的不同风格的歌曲。
最终,来自嘉庚学院的林盼和来自人文学院的李子阳获得了本次大赛的一等奖。
(校区学生记者站 赵瑶瑶 朱玉芳 )
漳州校区举行厦门大学90周年校庆环校长跑活动
4月16日下午17:00,漳州校区北区田径场上人声鼎沸,主席台下的赛道旁院旗飘扬,90周年校庆环校长跑活动在这里进行。校区师生们积极响应和参与,共同在跑步中为母校贺寿。
校长助理、漳州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巧萍为开跑仪式致辞。她强调,体育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体育运动、弘扬体育精神是丰富校园文化,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校园和谐的重要举措。她指出,在我校建校90周年之际举办环校长跑活动,十分有意义,希望本次长跑能进一步促使大家更加积极地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坚持健康和运动的理念,养成终身体育健身的自觉行为和良好习惯,进一步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繁荣。
随后,体育部黄力生老师站在主席台上带领全体参加环校跑的师生做准备运动。伸展运动、扩胸运动、弓步运动等各种动作在体育老师充满活力的指挥和带领下变得趣味盎然,全体师生积极响应,气氛十分活跃。
王巧萍为长跑活动鸣枪。师生们按照女生先跑男生后跑的次序分别开跑,赛道顿时被奋力向前的师生们淹没。本次长跑活动以北区田径场起点,经过高尔夫练习场、隧道、南区食堂,到达南区大门后领取转折卡后再沿着主干道往回跑,经过校区中门、北校门、宾馆、最后回到田径场。
半个小时后,师生们陆续跑完全程到达终点。虽然一个个跑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但他们都表示,喜欢在汗水中体验体育锻炼的魅力,特别是在跑步过程中,大家相互加油、相互鼓劲,彼此都坚持不懈、不甘示弱,收获的不仅是运动的快乐,还有厦大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文化精神。
本次环校长跑活动中,还有一群统一穿着黄色T恤衫的身影十分引人注目,他们是学校长跑协会的成员,活动过程中,他们一路举着会旗,齐心协力,最终全部顺利到达终点,成为跑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长跑协会的会长告诉记者,希望通过此类活动,推广长跑这项运动,能让同学们觉得,长跑也是一项很酷的运动。
(校区学生记者站 李响)
寄语未来 遥祝厦大百年华诞
4月6日,“邮寄祝福,寄语百年华诞”活动在北区步行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由厦门邮政局和漳州校区团工委合办,鼓励同学们通过为母校十年后的百年校庆寄出明信片,献上自己的祝福。
活动从9:30开始,共向同学们赠出2000套厦门大学90周年校庆珍藏版纪念明信片册。这套名为“厦大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