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新闻

【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专题报道】闪闪的红星  信念的力量

时间:2011-07-05 来源:软件学院 浏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1年在革命的特定时期,星星之火点亮到了一个叫柳溪的地方。在那片朴实的土地上建起了红色政权,重新燃起了人民生活的希望,也在一个叫潘冬子的小孩的心里种下了革命和自由的种子。

闪闪的红星,描绘了广大中国人民对国民党高压政策的无限憎恨,面对革命的热切渴望和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信任。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红军同反动派英勇斗争的英雄气概。在柳溪,有个叫胡汉三的恶霸。他欺压百姓,胡作非为,无恶不作。让得老百姓敢怒不敢言,在红军到达柳溪的那一刻,一切都变了样,旧日的地主变成了人们打倒的对象,人民瞬间成了国家的主人。

潘冬子是英雄,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在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当中时,他怀着对人民的深深同情,和对美好未来的深深期待,日夜盼着红军的到来。他爬到树梢上挺红军们前进的步伐。那句红军就要来了激起了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的希望。当红军到来后,他爸爸当上了红军赤卫队,而他自己也当上了儿童团员,成为了一名小红军,为红军站岗放哨。在一次与伙伴的游戏中,潘冬子遇上了正要逃跑的恶霸胡汉三,勇敢的潘冬子不畏危险,死死地抓住胡汉三不放,用力呼喊。最终被心狠手辣的胡汉三打晕才被其逃脱。这份无畏的精神不管在任何时候都值得人们学习。

胡汉三逃脱后,在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发起围剿时,胡汉三又卷土重来,想要重新建立自己的地主剥削制度。红军在白色恐怖和个别共产党人的错误领导下被迫进行战略收缩,红军主力撤出柳溪,而只留下一些红军游击对。冬子的母亲就是在这一特定的时期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党员,也就在这段时间,他的母亲为党的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冬子失去了自己的母亲,但就像他父亲说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才是他的父母。他一家三口都把自己献给了党的事业。

“天是房,地是床,野菜野果当干粮,不怕苦,不怕难,红军站在战斗的高山上。”这是带着童音的高音说出了广大革命者的心声,那是一个时代的声音;还有那一句“苦,但我不怕.”让人听着全身充满无穷的力量。在敌人的强力封锁下,红军们衣食难行,由于缺盐,红军难以进行阻击活动。因此寻找盐成了红军的重中之重,而这艰巨的任务被交给了年幼的冬子。他跟宋爷爷到山下寻找盐,但是当时上下排查的很严,根本无法将盐带走。冬子把盐弄湿后装进衣服里,巧妙的躲过了敌人的排查,完成了任务。红军由于这及时的盐打了一场又一场的胜战,冬子成了革命的英雄。

冬子在此次完成后,被送到米铺上班。他发现米铺的老板有米不卖,故意把米囤积起来,在无意中,冬子得知囤积的粮食是为国民党军队准备的,并得知了国民党军队调遣的秘密。于是,冬子给宋爷爷报信。第二天,当米铺老板要将米运走时,他用巧妙计策,识破了他们的计谋,使他们的计谋破产。

在米铺老板的和国民党军官的谈话中,冬子知道了一些重要的军事机密,并把这些秘密告诉给了红军。他差点被阴险的胡汉三认出来,在这危险的时刻,原本他可以选择逃走,但是他却勇敢的选择了面对,他乘着胡汉三睡觉的时候,放火并趁乱杀了罪恶的胡汉三,给红军创造了突袭的机会,又一次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个值得我们现在的每一个人深思的故事,生活在现代的我们,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却缺少了那种对生活纯净的向往。在最艰苦的时刻,他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坚持着自己的那份执着。他对革命有着最忠诚的忠诚,对党的事业有着出自内心的不可动摇的信心。他对父母有着无限的爱,但他对党更有着无限的情。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谨记历史,继承党的优秀传统。在新的时期,保持党的优秀品德。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办公室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