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运动员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博得场下所有的掌声,是否有人注意到了记录他们成绩的那个人?当冠军和同学们欢呼雀跃时,他们已经拿好发令枪,校对着胸前的秒表,开始了下一次比赛的准备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裁判员的工作,记者专程前去采访了本届运动会的裁判长黄力生。
记者:作为裁判,您对自己有何评价?
黄力生:普普通通,平平常常。我总是这么对别人说,有些人以为裁判就是场上的上帝,我却告诉他们裁判是场上的“放大镜”,运动员在比赛,我们就关注比赛中的细节,从中发现需要裁判判决的地方,我觉得在这方面自己做的不错。
记者:据我们了解,近几年,您都担任校运会的裁判长,您是否觉得承担了更多的压力?
黄力生:也许在同学们的眼中,裁判长是最累的裁判,因为他要管大大小小有关裁决的事情。可事实上,我们每位普通裁判的工作都不会比我轻松。他们需要在烈日炎炎之下举着发令枪,需要一寸一厘的计算跳远运动员的成绩,因此可以跟大家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位普通裁判都为我分担了压力。
记者:从过去到现在,裁判工作会不会让您产生枯燥感?
黄力生:并没有想象中的枯燥。首先,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职业,作为裁判,我必须要做好份内的事。其次,在比赛中我也经常能看到一些让人感动的画面。比如说在集体的趣味比赛中,我们看到学生们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团结一心的样子,作为一个亲身见证者,我们裁判也打心底里为同学们高兴,比赛本身的枯燥,便也一扫而空了。
记者:在赛场上更多的人是关注运动员而不是幕后的裁判,心里有不平衡的时候吗?
黄力生:没有什么不平衡,裁判是我的本职工作。让更多的人喜欢体育、喜欢跑步并积极参与到运动中来也是我的乐趣;让大家通过运动强身健体,就是我最大的荣幸。在运动场上看不到学生而在医院看到学生就是我最大的失败
(笑)
记者:大家都以为裁判的工作很简单,真的是这样吗?
黄力生:作为一个田径裁判来说,确实如此。田径的规则相对简单,和球类项目相比,只要认真、注意力集中,在判决的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差错。但是在现实的比赛中还是会有让我们烦恼的时候,比如学生对规则不熟悉,会出现对裁判判罚不理解的情况。好多同学都会忿忿不平的跑到场上与裁判讨说法,裁判其实也挺为难。一方面我们当然希望学生各个取得好成绩,打破记录。可另一方面,作为场上的“放大镜”,我们不能对干扰选手利益的行为视而不见,在这两个矛盾中寻找契合点是我们最大的烦恼。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办公室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