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晚上7点,厦门大学数学科学院院长林亚南教授为漳州校区的同学带来题为“数学学习方法兴趣培养”的专题讲座。
讲座伊始,林亚南教授先用哈雷彗星轨道的计算,海王星的发现以及王选与激光照排等具体实例向同学们生动地论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针对不少同学认为高数晦涩难学,甚至高数成了非数学系的部分同学通过期末考的拦路虎的情况,林教授告诉同学们,兴趣和学习动机非常重要。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又基于精神需要,人们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参加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中奥秘。他还语重心长地告诉同学们,在学数学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很正常,但是不要因为遇到困难就退缩。
林教授把学生学数学的状态概括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兴趣的指引走上做学问的道路,他把这种情况比喻为“先恋爱后结婚”:另一种是在走进这个专业后爱上它,是“先结婚后恋爱”。他告诉同学们,不管自己属于那种情况,最重要的是必须培养自己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爱上这个专业,因为做自己有兴趣的事容易出成果。
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林教授给同学们分析概括了“数学素质”,“数学与兴趣”,“数学能力”等。他重点强调了学数学必须具备“类比、分析、归纳、抽象、联想、演绎推理、准确计算、学习新知识、运用数学软件、应用数学的能力。”
讲座结束后,软件工程系的一位同学告诉记者说,自己觉得数学很难学,在刚结束不久的考试中,自己没有一道题能够完整地做出来。
记者就同学们普遍反映的“高数难”的问题采访了林亚南院长,林院长给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必须做好预习,重视课堂听讲,不要仍旧抱着初高中那种“数学自学就可以”的思想;其次,课后复习也很重要,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梳理。再次,也可适当选些名师,名校出版的参考书进行补充。大家只有克服心理障碍,才能真正学好数学。
采写:校区学生记者站 汤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