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朱崇实校长再次来到漳州校区,与21名青年学子共进早餐,坦诚交流。在一直延续到中午的早餐会上,同学们谈问题,提意见,问困惑,朱校长认真听取、详细记录了同学们的发言并一一作了回答,欢乐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不时响彻餐厅。校长助理叶世满,机关有关部处和漳州校区各办公室负责人与会。
这21名学生来自17个学院,都是从网络报名系统中随机抽取的,其中一名还是位蒙古族女生。得知被抽中参会,同学们非常兴奋。他们一致认为,在大学读书期间能面对面地、平等地与校长边吃边聊殊为难得,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机会多向校长发问。所以,他们个个都做足了功课。有的认真梳理自己要反映的问题,有的向同学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有的还帮同学向校长递交了信件。
在3个小时的时间里,同学们就校区搬迁、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小学期制、奖助学金、对外交流、安全保卫、后勤服务、体育设施以及转专业、双学位等问题向朱校长提问,并以学生的视角对如何做好这些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听取同学们的发言后,朱校长归纳了同学们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并作了详细的回答。他首先介绍了翔安校区的学科布局和文化氛围等基本情况。他说,建设翔安校区是我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翔安校区正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抓紧建设。朱校长坦言,搬去翔安校区的第一年,周边环境可能和同学们的要求、期望有一定差距,但总的来说,翔安校区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要优于校本部和漳州校区。对于同学们普遍关心的建筑物环保和健康问题,朱校长表示,学校高度重视,一直严把标准,加强检查,确保建筑物和建筑材料符合国家环保、健康标准,学校还将请疾病防控部门专门进行检测。对于有的同学担心搬迁翔安校区后实习交通不便的问题,朱校长表示,除了充分利用公共交通外,学校将安排通勤车解决这一问题。
谈到校本部时,朱校长说,搬回校本部后学生与老师、学长交流的机会较多,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但校本部大部分建筑较为老旧,部分条件比不上漳州校区,学校将全力克服并解决这些问题。如,学校将新建法学和工科两个图书馆,学生食堂将在管理上更规范,价格上更透明,校园也将维护、管理的更好。
对于转专业和双学位问题,朱校长表示,因为高等教育资源的匮乏,还不能实现同学们根据兴趣选择专业的愿望。他建议同学们通过选修双学位的方法满足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学校也将进一步研究转专业门槛问题和双学位授课问题。
有的同学还对自己面临的如何当好一名学生代表、如何处理专业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关系等问题向校长请教。朱校长说,做合格的学生代表就要多了解学生的诉求,善于和老师、学校沟通,及时反映同学们遇到的问题,不能停在表面,官僚作风。对于专业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关系,朱校长希望同学们利用在厦大读书的宝贵时光,尽可能多的读书学习。
对于小学期制度,朱校长强调,小学期制度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可以让同学们自主的学习,实践性的学习,通识性的学习,也可以利用小学期进行补考辅修。他希望充分利用好小学期并对这一制度不断完善。
交谈中,朱校长殷切希望同学们在本科期间打牢基础,扎实学习,拓展知识面,尤其是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善于自主学习。他还希望同学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养成爱锻炼的好习惯,掌握一门衷心喜爱并相伴终身的运动项目。
(校区办 马进龙)